江南APP平台这些风险事件不能只成为谈资
发布时间:2024-04-30
 江南APP平台这些风险事件不能只成为谈资2023年3月10—12日,在短短三日内,有三家美国金融机构相继“爆雷”,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被关闭,第一共和银行被暂停资金电汇业务,美国及全球的金融市场流动性也受到市场关注江南APP。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及时跟踪事件进展,深入开展研究分析,对我国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硅谷银行是一家主要为科创类企业提供融资等金

  江南APP平台这些风险事件不能只成为谈资2023年3月10—12日,在短短三日内,有三家美国金融机构相继“爆雷”,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被关闭,第一共和银行被暂停资金电汇业务,美国及全球的金融市场流动性也受到市场关注江南APP。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及时跟踪事件进展,深入开展研究分析,对我国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硅谷银行是一家主要为科创类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的上市银行,为美国第16大银行。尽管其资产规模较大,但业务相对单一和集中,因此硅谷银行不在美国22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列。3月8日,硅谷银行宣布出售210亿美元可销售证券后面临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并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公告发出后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母公司硅谷金融集团股价当日下跌60%,股价暴跌后硅谷银行遭遇挤兑。3月10日,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宣布关闭硅谷银行。由此,硅谷银行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关闭的最大银行。值得注意的是,硅谷银行首席行政官曾担任雷曼兄弟的首席财务官。

  签名银行是一家为加密货币公司服务的银行,其结算存款一般不用于投放,而是大量配置于证券市场。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签名银行的资产快速贬值,形成账面浮亏。在大客户破产造成存款挤兑压力的情况下,签名银行将浮亏的证券资产提前出售,直至最后破产清算。3月12日,美国签名银行也宣告关闭,成为继硅谷银行之后被关闭的第二家金融机构。

  这次引发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关闭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流动性宽松时期,这两家银行将吸收的存款大量配置在长期限的债券资产上,使得潜在的利率风险大幅上升,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情况下进而导致利率风险暴露。

  2023年3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相继破产关闭,其核心问题在于美联储持续上调利率。从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已连续八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0%附近急促上升到4.5%—4.75%。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用货币政策抗疫,家庭储蓄存款一度达到约1万亿美元,广义货币M2增长超25%,但随着2022年急转弯迈入加息周期,一些风险开始暴露江南APP

  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被关闭的事件背后,其自身方面的原因更多,并不是美国商业银行的普遍情况。

  硅谷银行对于硅谷有较强依赖性,客户群体单一集中,资产负债与其他银行存在显著不同。从负债端看,硅谷银行储户多为风投参股的初创公司,疫情期间风投市场膨胀,风投储户存款激增,但多为短期资金。从资产端看,由于需求不足,硅谷银行将短期资金大量配置于以美国国债为主的长期债券,其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57%,贷存比仅为43%,而美国其他74家主要银行中,证券投资占比最高为42%。随着联储的超预期加息,硅谷银行的账面亏损上升。从流动性方面看,由于科技公司景气下行,风投资金减少,客户大量提取存款,导致银行出售长期债券资产,账面亏损转为实际亏损。

  签名银行以其领先的加密货币特许经营权而闻名,随着美联储加息,加密货币价格下跌,大批投资者从加密货币市场撤资,导致对签名银行的提现需求大幅增加,签名银行对此抛售其持有的美债和抵押支持证券,并因此承受了较大的减值损失,最终宣布结束业务并进行清算。

  短期来看,关闭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之后,虽然不排除近期金融市场动荡,但大概率不会演变成更加广泛的危机事件。

  在硅谷银行爆发风险后,美国主要银行股受到冲击,当日四大银行股价普跌,富国银行跌6%,摩根大通跌5.4%,美国银行跌6%,花旗集团跌4%;标普500银行指数中的18家银行市值单日蒸发逾800亿美元,纳斯达克银行指数创下近三年来最大跌幅。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三大机构联合救助后,硅谷银行风险事件暂时得到平息,3月14日,美国区域银行股集体收涨,第一共和银行涨27.84%,创单日最大涨幅纪录。

  由于硅谷银行宣告破产恰逢国内周五晚间,经过周末两天的消化,国内虽然一度跟随外盘调整,但基于国内基本面继续向好,因此未受到外部风险事件的明显影响。同时,在硅谷银行等风险事件发生后,美国银行间流动性还未出现严重的危机,担保隔夜融资利率还未出现飙升的情形,我国Shibor近期走势也较为平稳。

  因此,预计美国出现系统性风险概率不大。由于我国与美国经济周期错位,发生系统性风险概率更是微乎其微,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风险本身影响有限。硅谷银行与签名银行的关闭事件具有一定特殊性,因为这两家银行主要集中在风险偏好较高的科技创新和加密货币领域,其他大的系统性重要银行暂时没有出现类似风险。二是美国政府应对有效。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及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从3月13日开始,硅谷银行的所有储户均可以支取其所有资金,同时也对签名银行采取类似措施,目前其管理层已被撤职。为提振市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信心,美联储宣布设立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一年的。因此,不同于2008年,此次美国监管部门及政府机构应对较为积极,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破产的外溢影响预计较为有限。三是其他国家重视有加。为应对硅谷银行事件带来的冲击,英国、德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多国均表示将采取相关措施。3月13日下午,汇丰控股以1英镑的价格收购了硅谷银行的英国子公司。德国银行监管机构下令关停硅谷银行德国分行。3月12日,加拿大银行业监管机构接管硅谷银行加拿大分行。同时,硅谷银行破产后,市场担忧“雷曼时刻”重现,全球企业开始积极排查与硅谷银行的相关事项。

  一是期限错配、流动性较弱和风险管理不足的中小银行潜在风险较大。硅谷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在利率上升环境下的期限错配导致的资不抵债。在本轮加息周期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金融投资占比较高、负债端稳定性较弱、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较为严重的银行可能存在更大的潜在风险。

  二是科技企业面临存款损失及生存困境。硅谷银行的客户集中在高科技和创业公司领域。科技行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的现金流“造血”能力较差,但现金流的支出强度(包括人员工资、研发费用)较高,因此现金存款对这些初创企业至关重要,若其现金存款最后在破产重组的过程中不得不减值,一些科技企业可能会面临现金流不足的紧张局面。而且在目前流动性偏紧的时期,初创企业融资可能面临一定困难,并进一步导致市场风险偏好的抑制,可能引发科技类股票估值的深度调整。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硅谷银行事件令美股下跌,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可能提升。在全球权益市场联动性增强的当下,国内市场的风险偏好可能承压,市场波动性加大。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风险事件造成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公司及其客户在硅谷银行或存在类似潜在风险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及投资情况对其现金流的影响。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且受海外影响相对较小,即使后续海外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概率上升,中国资产凭借其较低的海外相关性,仍有可能扮演“避风港”的角色。

  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久期管理。久期管理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重要管理策略。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资产端流动性差、久期长,而负债端流动性高、久期短,造成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危机,这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核心原因。美国四大行因主要投向期限较短的同业资产,不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也就未引爆风险。因此,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久期缺口风险管理,当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应调整久期以增加或稳定银行净值。

  我国企业集团要加强风险排查。鉴于境外银行机构、国内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建议我国企业集团尽快启动排查海外机构资产负债情况,以防范资金安全和流动性风险,切断有关类似风险的传导。一是及时启动涉及硅谷银行及具有潜在市场风险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排查,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确保不受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二是适时开展境内存款风险排查,重点清查资金管理风险,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

  我国企业集团要加强资金管控。硅谷银行风险事件表明,企业集团完善全球司库体系建设极为重要。因此,建议我国企业集团加强资金集中集约管理,可以通过搭建全球司库管理平台,建立境内外资金一体化管理体系、风险管控体系、融资及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境内外资金一体化集中管理工作。一是统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与境外融资平台公司的优势特点,依托财务公司跨境资金双向通道,加强境内与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协同运作,加快推进企业集团境内外资金统一管控,在境外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及时进行救助;同时,加大境外可归集资金的归集力度,定期转至企业集团境内资金管理平台存放,持续提升企业集团整体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同步加快实现境内外资金统一监控与实时穿透查询,充分利用司库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的数据资源强化金融风险把控,保障资金安全,防范危机事件对企业集团信用评级的影响。

  我国产业金融要坚守功能定位。近年来,我国将产业金融的发展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同时加大了严监管力度。在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风险事件的影响下,建议我国产业金融应根植主业、服务实业、以融强产,企业集团要切实加强集团内金融业务板块风险管控。一是引导金融业务板块的各金融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对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发挥支撑保障作用,依法合规地做好金融单位的资金统一集中监控和管理,减少不可归集资金余额,坚决不投高风险类金融业务;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精准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指标的动态监测和预判,制定应急预案,严守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健全以服务为导向、合规为基础的业绩考核体系,不断深化产融、融融和金融科技协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金融发展道路。二是高度重视企业集团内产业金融各单位高管的选聘,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做好金融业务板块的任职高管江南APP、特别是市场化引入高管的资格审查,将合规意识不强等与企业集团自身金融文化相背离的高管坚决拒之门外,打造一支监管放心、专业精湛、稳健经营的金融高管团队,确保我国产业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